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神經回饋與冥想促進心理健康

文/ 游勝翔臨床心理師

佛光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台灣生理與神經回饋學會理事

冥想有助於身心健康

  你可曾想過透過自己的“修行”來讓自己控制負面情緒、提升專注度、改善健康? 對於自我心智鍛鍊感興趣的人一定對於冥想(meditation)或正念(mindfulness)的概念不陌生,甚至有些人是已有過親身體驗的冥想練習者。

  事實上,冥想與正念相關的研究已然成為近年來的當紅議題。這類起源於東方文化傳統的心智活動正席捲西方科學界與實務界。許多以相關概念所發展出來的身心健康介入方法(例如,以正念為基礎的認知行為治療MBCT)已經累積大量的研究證據,支持這些介入對人們認知功能與身心健康皆大有助益,特別是可協助受焦慮憂鬱情緒所苦者擺脫負面情緒的泥淖,重新找回對人生的掌控感。

  然而,如同俗諺所云:「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何有效正確地學習與運用冥想是非常需要引導與協助的過程。對於如同筆者本身一樣的初學者來說,冥想練習的首要難關常是「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得正確?」,而往往在感受到明顯益處之前就放棄了。另一方面,對於有經驗的冥想者來說,他們可能會遇到進展停滯(高原期),難再有所突破。

  除了拜師學藝請教大師之外,還有什麼方式能夠協助冥想者更有效率地在「冥想活動」上精進呢?針對這個問題,當代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為冥想者提供了一個嶄新工具:腦波神經回饋技術(neurofeedback)

什麼是腦波神經回饋?

  簡單來說,腦波神經回饋的定義就是透過精密儀器即時紀錄與回饋當事人進行不同心智活動時的大腦腦波樣態(EEG),使當事人對於自己本身的腦部活動狀態有更好的了解程度,透過符合學習原則的練習設計,讓當事人更有效控制自身大腦的活動方式。

  因此,透過追蹤某些大腦特定區域的腦波樣態,我們就能判斷人們目前正處於放鬆/緊張或分心/專注的狀態。運用同樣的原理,在認知神經科學知識的基礎之上,我們就能藉由這樣的技術來協助判斷人們在進行冥想當下是否恍神、是否專注於自己的身體感覺、是否進入內在平靜狀態⋯⋯。

  換個輕鬆一點的角度,我們不用把洞察與開示冥想者的大師請回家中,而是讓神經回饋儀器扮演這樣的角色,針對冥想者的個別狀況給予即時的回饋與提示。

神經冥想(neuromeditation):結合神經回饋技術與冥想練習

  學者Jeff Tarrant提出神經冥想這個新名詞來指稱這個嶄新的領域(Tarrant, 2020)。簡言之,透過追蹤腦波活動變化與冥想活動內容相互結合,幫助冥想者更有效率地“學習”,能更快速地進入或維持他們想要達成的心智與意識狀態。

  這樣的做法雖然還處於萌芽發展階段,但目前已有初步的研究證據顯示此對於人們的心理健康有相當好的正面效應,並被運用在焦慮症、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以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治療中了。

  舉例來說,有大腦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的研究發現,當冥想者處於「接納跟隨」、「觀察感官經驗」的心智狀態時,其大腦後扣帶迴皮質(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 PCC)的活動顯著降低,相對地,PCC的活動提高則與冥想者的「分心與評價」或「努力與控制」狀態有關(Garrison, Santoyo et al., 2013)。更重要的是,研究者發現有經驗的冥想者能夠自主地控制其PCC活動程度,但冥想初學者則無法有此能力。

  另一個研究實際利用八次的神經回饋來輔助冥想訓練(Garrison, Scheinost, et al., 2013),結果也證實神經回饋訓練能夠提高受訓練者與自我監控和情緒調節有密切關係的前額中線的theta腦波(frontal midline theta),並且具有降低扣帶迴活動以及增進工作記憶表現的正向效應。

對於上述神經回饋訓練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下列這個影片: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有更多的人能夠拜科技進展之賜,方便地使用各種方式來進行想要的”修行”,對於自己的心智與意識狀態有更深入的開發與掌握,也會有更多因情緒受苦的人能夠獲益。或許,這也是認知科學領域對人類的重要貢獻與價值之處吧。

參考文獻

  • Garrison K, Santoyo J, Davis J, Thornhill T, Kerr C, Brewer J. Effortless awareness: Using real time neurofeedback to investigate correlates of 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tivity in meditators’ self-report.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2013;7:440. DOI: 10.3389/fnhum.2013.00440.
  • Garrison K, Scheinost D, Worhunsky P, Elwafi H, Thornhill T, Thompson E, et al. Real-time fMRI links subjective experience with brain activity during focused attention. NeuroImage. 2013;81:110-118. DOI: 10.1016/j.neuroimage.2013.05.030.
  • Tarrant, J. (2020). Neuromeditation: 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Combining Neurofeedback and Meditation for Improved Mental Health, Smart Biofeedback – Perspectives and Applications, Edward Da-Yin Liao, IntechOpen, DOI: 10.5772/intechopen.93781. Available from: https://www.intechopen.com/books/smart-biofeedback-perspectives-and-applications/neuromeditation-the-science-and-practice-of-combining-neurofeedback-and-meditation-for-improved-men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您尚未登入,若您沒有帳號,請點此註冊,或點下方Google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