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生理回饋訓練不只是訓練生理那麼簡單?!

文/ 陳亭君臨床心理師
義大醫療財團法人義大醫院精神科
台灣生理與神經回饋學會 監事

  身處在這個高壓、高速、高競爭的世代中,焦慮症/焦慮症狀儼然已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見的文明病之一,心悸胸悶、腸胃不適、肩頸僵硬、頭痛頭暈、疲倦、失眠、難以專注、無法放鬆都可能是焦慮的化身。

  生理回饋訓練(Biofeedback training)在近幾年被認為是一個有望能改善這些焦慮症狀的利器,藉由科技的輔助,個案可以在放鬆訓練的過程中監控並調節自身的生理反應,舉凡心跳、呼吸、手溫、手汗、身體肌肉,看似是不可控的身體部位,都能作為訓練自我調節的指標。

  (往下看之前,各位讀者可以先花個五秒鐘檢視一下自己有沒有哪些焦慮症狀呢?)

  過去對於焦慮相關疾患的主要治療方式,除了透過藥物治療外,認知行為治療同為焦慮疾患的一線治療,也反映出心理方面的介入多聚焦在「認知」和「行為」上,而介入「生理感受」的重要性似乎被低估了,或也只是在認知行為治療取向中佔了一小部分。

  即便生理上的失調幾乎可以說是焦慮相關疾患最明顯的症狀,而且對身體的「內感覺察(Interoceptive awareness)」-即一個人能正確感知和解讀內在身體訊號的能力-也被認為是情緒調節能力的基礎,但是目前有接受生理回饋訓練的焦慮患者可說是少之又少。

  對於生理回饋訓練有初步了解,或是有在追蹤本學會相關科普文章的讀者,可能已經了解生理回饋大概的進行方式:

  ①個案接上感測器測量生理訊號→②眼前螢幕上會以各種形式呈現生理訊號數據(如:數值、圖表、動畫,甚至是遊戲)→③當生理訊號接近訓練目標時提供個案視覺或聽覺回饋,促進目標行為的發生。

  這個過程中讓個案能夠覺察何謂「放鬆的生理感受」並且學會調控自身身體反應,也就是說生理回饋訓練是一種直接針對生理感受進行訓練的介入方式。傳統上,生理回饋訓練牽涉到兩種機制-「正念冥想(Mindfulness/Meditation)」和「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被認為是產生療效的主要原因。前者是指當個案專注於當下的經驗,尤其聚焦在覺察自己時時刻刻的身體感受及內在狀態,以增進對內感覺察的能力;後者則是指當螢幕呈現個案生理訊號的客觀指標並設定具體目標,再透過即時回饋(正增強),進而達到操作制約和行為塑造的效果,使我們逐步學會自我調節生理的技巧。

  但是,代誌沒那麼簡單!

  過往的研究或臨床實務中,常會發現有時候增進內感覺察反而使個案更加焦慮、訓練前後沒有顯著生理改變的證據,或是透過假回饋(Sham feedback)就能產生主觀焦慮改善的療效,上述這些現象牴觸原本預期的結果,因此生理回饋訓練的效果有時也會被質疑為「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難道這一切都是假的,只是眼睛業障重嗎?!

  為了探究生理回饋訓練的療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Weerdmeester等人(2020)回顧過去的文獻,提出了一個全面性的模型,納入了單次訓練的即時變化(Real-time change)或經過多次訓練後的歷程變化(Developmental change)中可能引發的內在改變,並強調在覺察到調節之間「認知評估(Cognitive appraisal)」層面的影響力。

  在即時變化的部分,當我們覺察到自己生理的變化,或透過生理回饋儀器的輔助將生理訊號數據呈現在螢幕上,我們的腦袋時時刻刻都會跳出對於這個訊息的解讀以及對自己的看法,而這些「認知評估」也會大大影響焦慮的走向,是下降、維持、或甚至加劇。

  舉例來說:在面臨壓力和生理不適感時,若一個高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具有內在控制觀點(Locus of control)並將訊息視為挑戰(Challenge)的人,相較於一個低自我效能、具有外在控制觀點並將訊息視為威脅的人,通常更能有效因應並減緩焦慮。

  相對的,透過生理回饋訓練,個案能夠清楚得知自己目前的生理狀況,加上即時的回饋以及治療者的引導,聚焦與強化那些可以有效調節和因應的瞬間,逐漸提升個案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內在控制感,並將生理訊號的變化由威脅重新框架成挑戰,或是轉化為訓練中能夠被破解的遊戲關卡。

  然而,面對焦慮這個棘手又難纏的對手,往往需要反覆建立成功經驗,才有機會促成穩定的內在改變,所以在生理回饋訓練過程中,必須透過在治療室中重複的暴露與練習,以及類化到治療室外的生活情境中,才有機會使改變變得自動化和內化。

  當個案的認知評估(自我效能、控制觀點、威脅/挑戰)持續往我們期待的方向改變時,可以觀察到三個重要的歷程變化:
  第一是「對壓力的反應和恢復(Stress reactivity and recovery)」:每當經歷類似的壓力情境時,個案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壓力反應變小了,或是恢復速度變快了。
  第二是「心態(Mindset)」:當個案意識到自身的進步,或認知到自己是能夠改變自己的生理感受時,就有機會能讓原有的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也就是認定自己沒有辦法改變、以表現定義自身能力的態度,轉而建立起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 – 瞭解透過努力就會有所進步、相信自己有改變的潛力和空間,甚至面對挫折也能從中吸取經驗。
  第三是「特質焦慮(Trait anxiety)」:當個案在治療過程中習得放鬆的技巧,重複練習有助於改善自身的日常焦慮,使得整體的特質焦慮度同步下降。

  簡單來說,生理回饋訓練雖然是直接針對生理感受進行訓練,但訓練者的任務不僅是幫助個案把焦慮反應變不見,而是在訓練過程幫助個案建立起對於壓力、生理感受,甚至是自我有更具適應性的認知,並在焦慮浮現的時候,能夠靈活運用這些經驗和技能,如同幫個案在腦袋中撒下抗焦慮的種子,並隨著每次訓練提供養分、灌溉,慢慢讓抗焦慮的能力茁壯萌芽。

  這也是為什麼你需要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生理回饋訓練師!

參考文獻

Weerdmeester, J., van Rooij, M. M., Engels, R. C., & Granic, I. (2020). An integrative model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biofeedback interventions for anxiety regulation.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22(7), e14958.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您尚未登入,若您沒有帳號,請點此註冊,或點下方Google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