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訓練腦波,改善暴食!

文/陳亭君 編修/林宜美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碩士班臨床心理組

還記得幾年前經典的妹式情歌「我要快樂~我要能睡的安穩~有些食物不暴了才健康~離開了才不恨~我早應該割捨~~~」…..

    你是否像歌詞所描述的,對心愛的食物又愛又恨、難分難捨呢?即使在不餓或已有幾分飽的狀態下,仍無法克制自己繼續往嘴裡塞食物呢?若你已經開始無法控制自己的飲食,那你可能要小心是不是有「暴食」的狀況了!

  暴食包括兩種類型:暴食症與狂食症,常見於女性與肥胖者。暴食症的病人會在短時間內攝取主觀或客觀上過量的食物,即使想控制也控制不了,產生心理上的痛苦,以及生理上身材與體重的問題,有些人會引發憂鬱情緒與健康相關問題。

  雖然臨床工作者致力於協助病人減少過量攝食行為,但藥物與心理治療僅有中度的效果,也未必能達到預期的療效,為了打破這樣的僵局,施密特坎貝爾兩位學者在2013年提出了一個新穎的治療方式-直接針對大腦進行治療:透過腦波測量找到心智與行為失功能的大腦活動,透過調控大腦活動來改善心智與行為,進而改善暴食症狀,但目前相關的研究仍非常少。

  在2016年的研究中,施密特馬丁改良了他們在2015年發展的神經回饋方案(註一),並試圖再次驗證其療效,因此在網路上招募了75名暴食但未達臨床診斷的女性,平均年齡45歲,隨機分派到以下三組:

神經回饋組:

亭君流程圖1

➥調降high beta波的策略(註二):找到個人的自我調控策略,包含冥想、快樂回憶等

  • 心像組:亭君流程圖2

想像與食物無關的畫面,並以動畫(海灘、夕陽下山)輔助放鬆

  • 等候控制組:僅測量前後測,未做任何治療。

  兩組治療組進行每周一至兩次,共十次的治療。為了確認食物線索對病人具有吸引力,研究過程會禁止病人在治療前三小時進食,並且在後測結束後三個月進行追蹤。研究者在前測與後測測量以下量表做為療效指標:①主觀暴食次數、②暴食引發的痛苦感受、③食物渴求、④壓力知覺、⑤飲食自我效能,以及⑥身體自我效能感等。

  結果發現,神經回饋組相較於等候控制組在所有指標皆明顯改善,而心像組相較於等候控制組僅在②暴食引發的痛苦感受、③食物渴求、⑥身體自我效能感上有明顯改善(如下表)。

亭君_表格

總結:神經回饋治療更能有效減輕主觀暴食次數、壓力知覺,以及增加飲食自我效能,其成功治療的機轉可能來自神經回饋能有效降低高頻腦波,進而降低大腦激發狀態,同時提供客觀指標來提升病人的自我效能感,進一步自我調控暴食症狀。讓我們一起來調控大腦活動,割捨暴食,吃得健康、活得快樂!

註一:

  • Schmidt, J., & Martin, A. (2015). Neurofeedback reduces overeating episodes in female restrained eater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study. Applied Psychophysiology and Biofeedback40(4), 283-295. doi:10.1007/s10484-015-9297-6

註二:

  • High beta波:23-28Hz,與大腦活化狀態有關。
  • 閾值設定:最初的閾值設定為4uV,但會根據個案在每次療程的基準值進行調整,並逐次降低成功率的百分比來增加訓練難度。成功率是指個案能將high beta波成功控制在閾值之下的時間百分比,亦即一分鐘內達到閾值的百分比。此篇研究的成功率設定為:療程1至4次為85%、療程5至6次為80%、療程7至8為75%、療程9至10次為70%。

資料來源:

  • Schmidt, J., & Martin, A. (2016). Neurofeedback against binge eat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a female subclinical threshold sample. European Eating Disorders Review, 24(5), 406-416. doi:10.1002/erv.2453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您尚未登入,若您沒有帳號,請點此註冊,或點下方Google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