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勝翔 助理教授
佛光大學心理學系
“醫生,我的憂鬱症吃藥會好嗎?”
“嗯,大多數的人有幫助,我們先吃兩個禮拜試試看”
“所以,會有人吃了藥但沒效嗎?”
“嗯..啊..這個….”
現在,在吃藥之前,或許就能先預測自己對抗鬱劑反應喔~
因為最近的研究發現,人們的特定腦部區域的活動程度可有效預測服用抗憂鬱藥物後的療效反應。
這個研究對未來憂鬱症的治療計畫與評估過程都具有重要的啟示,朝精準醫療的方向更邁進一步特別是對於那些”原本就預期對藥物治療效果較差”的患者,我們還要建議他們還是先吃藥看看嗎? 或是應該建議他們接受合併其他內容的治療計畫呢?
在2018年發表的這篇大規模研究中,296名憂鬱患者在治療之前先接受腦波活動的測量(EEG),之後被隨機分派至抗憂鬱藥物治療(sertraline,一種SSRI藥物)或是安慰劑控制組,兩組患者均接受八周的藥物。研究者分析治療前特定腦區的腦波活動程度(本研究為rost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rACC,喙前扣帶迴) 處的theta波)可顯著預測八周後的憂鬱症狀改善程度,rAcc的theta程度較高者,其對抗鬱劑反應較好(即憂鬱症狀程度降低較多)。研究者認為這樣的結果表示rAcc的theta程度可作為一項憂鬱症患者接受藥物治療之預後的判斷指標,有助於臨床處遇計畫的擬定與療效追蹤,用藥策略與選擇上也更能符合每個病人的個別特性。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這個結果也提醒我們思考藥物治療以外的其他憂鬱症治療方式,如合併心理治療、生理與神經回饋技術,很可能對於某些特定的憂鬱患者更有效果。可以期待在不遠的未來,我們將可大幅減少”試試看”的誤試學習歷程,透過簡易快速的評估方式,來提供更貼近更精準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