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儷瑜 臨床心理師
東吳大學心理系 副教授
台灣生理與神經回饋學會 理事
神經回饋對ADHD兒童的訓練效果已有許多研究探討,然而對青少年及成人,效果又是如何呢?令人振奮的是,台灣的一群精神科醫師Fan等人(2022),試圖尋找答案。他們主張藥物治療是治療ADHD患者的主流,但由於藥物可能伴隨副作用,因此也試圖了解其他非藥物的介入方式 。
他們認為過往對ADHD兒童的神經回饋訓練效果,雖有不同意見,但至少沒有明顯副作用,且大多採用TBR方案(即抑制Theta波及強化Beta波)。然而ADHD患者隨著年齡增加,其衝動症狀可能仍存在,但過動症狀可能下降,而有些研究認為Theta波過高與衝動症狀有關、Beta波不足與過動症狀有關,因此TBR神經回饋訓練方案,對不同年齡ADHD患者核心症狀的有效性是否存在差異,是值得探究的議題。
此外,過往對ADHD兒童神經回饋療效的評量多由父母或老師進行評估,然而青少年或成人的自我覺察能力提升,治療效果應更重視他們的主觀感受,且主動參與的動機與療效亦有密切關係。因此這群精神科醫師們針對以青少年以上的ADHD患者為對象,隨機分派接受神經回饋訓練,並且是由個案自評的療效研究,進行嚴謹的後設分析。
他們從PubMed, Embase, ClinicalKey, Cochrane CENTRAL, ScienceDirect, Web of Science, and ClinicalTrials.gov七個資料庫,檢索了2021年8月之前的相關研究,最後符合條件的有5篇研究,共279位參與者,平均年齡為23.48歲,69.5%為男性,主要為TBR訓練,其中4篇亦進行6到12個月的療效追蹤。
結果發現,以個案自評的神經回饋療效研究相當有限,進而,若與其他主動性介入(例如藥物治療、生理回饋訓練等)相較,神經回饋訓練對 ADHD青少年及成人核心症狀的療效,並無顯著差異;但是,若和等待組或例行處理組相比,神經回饋訓練對 ADHD青少年及成人的不專注症狀具有顯著改善效果(SMD = .0.48, p = 0.03),顯示對於未接受藥物或其他積極治療的ADHD青少年或成人,可考慮選擇神經回饋訓練來改善他們的不專注症狀。但追蹤評量並未呈現顯著效果,且神經回饋訓練對青少年與成人ADHD的過動衝動症狀無顯著改善,是否與青少年或成人的過動衝動症狀逐漸減少有關,這些都有待更多研究加以釐清。
由於現在有越來越多非兒童的ADHD患者尋求醫療協助,此研究結果可提供臨床專業人員、家長、老師及青少年以上的ADHD患者,一個可供參考的方向,雖然兒童期的大腦神經發展更具有可塑性,但是對於具有不專注症狀的青少年以上ADHD患者,在未接受藥物或其他積極治療時,神經回饋訓練是值得考慮,且可改善注意力問題的選擇。
參考文獻
- Fan, HY., Sun, CK., Cheng, YS. et al. A pilot meta-analysis on self-reported efficacy of neurofeedback for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ADHD. Scientific Reports 12, 9958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2-14220-y